1.最近猪肉和蔬菜为什么一直上涨?

2.结合价格机制的作用过程,论述政府对价格机制的管制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中国油价只涨不跌的原因是什么

4.最近肉价为啥一直跌

5.新冠疫情迫使欧盟物流崩溃,天津邢台等地6月底前淘汰国三柴油车

最近猪肉和蔬菜为什么一直上涨?

货车司机油价下跌_卡车油价

一、肉价为何持续走低?

事实上,导致最近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还是和猪周期有关。猪周期是一种常见的猪肉周期性经济现象。其传导路径如下: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上涨。

由于从仔猪到肥猪出栏,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就导致在猪周期规律下,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无法根据猪肉价格变化缩减产能。事实上,导致本次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就在这里。2020年前后,因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迅速上涨。当时猪肉的价格几乎上涨到20多元每斤。

由于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养猪企业以及养殖户纷纷扩大产能。但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此时,国家向市场上释放了大量储备猪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咱们感觉到猪肉价格一直在下跌的原因。

但由于当时生猪企业以及养殖户产能迅速扩大,而且当时的仔猪已经到了出栏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猪肉。可问题是,市场上对猪肉的需求短期之内又无法提高很多。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猪肉价格迅速回落。虽然去年10月份前后,国家启动了猪肉收储工作,希望可以帮助养猪企业以及养殖户渡过难关。

可市场上生猪的产能依旧很高,这也导致猪肉价格继续回落。从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来看,我们预估猪肉价格的拐点或将出现在今年5月中下旬左右,届时猪肉价格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但对如今的养猪企业以及养猪户来说,可谓说是双重承压。

一方面,疫情的不确定因素下,很多地区的疫情封控政策持续升级,部分养猪户不管是销售还是运输饲料全部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饲料价格持续上涨,这让很多人看不到希望。对如今的养猪户来说,变成了谁养的猪多,谁就亏损得更厉害的局面。那么,最近的蔬菜价格一直上涨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菜价上涨的成因

其实,菜价持续上涨还是和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有直接关系。其中,采购环节主要是针对农产品流通企业而言的。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角度来看,采购发生的物流费用是流通过程发生的起点。大宗农产品的采购作为连锁企业经营生鲜业务的重要一环, 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就目前超市采购农产品的流程来看,一般流程是“农民—批发商——供应商—超市物流采购”,通常至少需要经过4个环节,在这过程中,成本上升了很多,导致农民和消费者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这种传统的采购模式存在市场信息失灵、库存量大、资金占用多的风险,可能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疫情在主要蔬菜核心产区的蔓延,这就导致这些地区的蔬菜无法正常投放到市场上。原有市场上的蔬菜本身供给有限,新的供给又无法增加,自然拉动了蔬菜价格的上涨。而农产品的运输是借助于各种运输工具实现农产品在空间上的转移。由于农产品数量庞大,农产品运输费用在流通环节中的比重相对较大。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如保鲜期短、含水量高、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数据显示,在我国,果蔬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粮食平均损失也有14.8%,而发达国家的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仅有1%-2%。

正是由于运输损失率较高,而这部分损失最后由消费者承担,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此外油价的持续上涨,也让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不断增加。而从目前来看,各地疫情程度不同,从省到地级市到区县所出台的防疫政策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农产品流通环节严重受阻。

国内很多地区的大货车司机经常被困在路上,要么是直接劝返,还有的地区则是对大货车司机各种限制,这就让整个的蔬菜流通环节非常不顺。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叠加下,直接拉高了蔬菜价格的上涨。三、猪肉价格两极化

这里所说的猪肉价格两极化,其实更多的是指土猪肉的价格异常走高,而普通猪肉价格却长期低糜。事实上,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还是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觉得土猪肉的口感以及营养价格都比普通的猪肉要好,市场对这块肉的需求很高。

但从土猪的养殖来看,目前仍无法实现集中化、大规模化的养殖。土猪不能要求圈养,而是要以散养为主。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目前仍以农村养殖为主。而有的养殖户则是直接承包某个地区的山头,进行养殖。但即使是这样,考虑到养殖管理以及人力的情况,土猪的养殖数量依旧很低。

显然,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土猪肉的价格肯定会持续走高。考虑到疫情对人们收入的冲击,市场上对土猪肉的需求可能会降低,后续价格可能会降低。但由于土猪的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估计价格也不会下降多少。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由于猪周期的存在,导致目前市场上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短期之内其价格也难以回弹。而蔬菜的价格持续走高,还是和蔬菜流通成本不顺畅所导致的。尤其是随着油价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蔬菜的价格。

结合价格机制的作用过程,论述政府对价格机制的管制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政府管制又称为政府规制( alregulation)。管制,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活动总称,关于管制的研究被视为经济学的一个正式领域。管制经济学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开创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利用普通法、反托拉斯法经过法院间接干预企业经济

活动;第二,利用宏观调控手段通过市场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第三,通过国有化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第四,通过管制机构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其中,通过普通法、国有化和宏观调控干预经济的活动基本上可以归为政府的宏观行为,反托拉斯和管制属于政府的微观行为。因此,总的来说政府干预从经济性质来看,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

如上所述,管制是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一种行为方式,那么,按照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路径来看,通常可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直接管制,是政府的相关机构通过有关进入、价格、许可、认可、标准、收费等法规而直接对企业市场行为施加的管制。间接管制,是指由政府的司法机构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对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进行的管制。其中,政府的直接管制又可分为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经济性管制是对诸如自然垄断行业和金融业等特殊行业的管制;社会性管制是对企业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与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和卫生等内部性问题进行的管制。

政府为什么要进行管制?这一问题几乎等价于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的问题。

管制的产生是与市场失灵相联系的,当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出现市场失灵时,政府就通过管制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干预资源配置。通常引起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势力(如: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内部性、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公正分配失灵、非价值物品的生产(如:毒品、武器等形成的交易市场)、风险与收益的市场失灵(如:高技术行业由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从而缺乏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的投资)。这些市场失灵现象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政府克服市场失灵是一种代替竞争政策的治理机制。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相互替代不是静止不变的,这种替代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当政府行为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产生了寻租、腐败等扭曲资源配置的市场绩效,也就会出现管制失灵现象。这时的市场要求是希望政府放松管制。

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功能发挥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互替代,而是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变迁过程。也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规范运行,必须有政府广泛、深入和系统的管制,同时,管制也必须随着市场的竞争强度、交易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变化做出适时的改革。如: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建立在“命令与控制”理念基础上的一套管制制度,随着战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管制的僵化,市场与管制之间发生冲突。当时的管制机构同时拥有半立法、半行政和半司法权利“三位一体”的管制模式,导致了管制机构的膨胀和管制过多过滥;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管制机构平均每年发布规章7000多件,管制成本平均为6400多亿美元,造成了市场扭曲和低效率(Arrowetal,1996);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联邦政府行政机构开展了放松管制、国有公司民营化和私有化改革;到1993年,人们普遍认为,克林顿签署的《12866号行政命令———管制的计划和审核》为建立市场导向的政府管制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失灵是政府管制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政府管制也有可能失灵。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的调整、变迁和改革是克服两种“失灵”寻求新的制度均衡的演变过程。

政府管制的重要手段是行政立法,发布规章。美国在政府管制方面经历了100多年的探索。自美国国会在1887年制定了《州际商业法》,批准成立了第一个对市场经济施行政府监管的机构———州际商业委员会(ICC),并授予其广泛的制订和发布规章的权力,以保障市场健康运行以来,陆续批准成立了一系列政府管制机构,并同时授予这些机构制订规章的权力。因为就维持市场秩序和促进市场效率的作用而言,立法和诉讼持续的时间长且成本高,而行政监管迅速、灵活且成本低。也因此,在美国,管制延伸到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由于规章的大量发布,以至出现了立法重心从国会转移到行政机构的趋势。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只存在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企业只是国家行政机构的一种延伸,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管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要求公正、公开、规范的市场秩序,这需要有法律规章作为保障。因此,自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以来,及相关部委局、及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法规、条例、办法措施。这些法规条例中有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些效果不明显,也有些甚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政府不应贸然地出台一系列限制价格的措施,尽管这样的限制价格的举措也许会在短时间内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也会得到某些喝彩。但却将人为地抑制市场内在的平衡机制,负面效应也是很明显的。政府要做的应该是及时向市场提供信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政府力量,增加市场供应。因为民众一旦相信供应将有保证,其恐慌性需求自然会消退,价格也就失去上涨的支撑。相反,政府直接干预价格,限制商家的零售价格及中间环节的批发价格,并不能改变消费者的预期,也不能减少恐慌性需求。根据经济学家的分析论断,决定价格的不是真实的供需,而是人们对于供需状况的主观认知。而这,也正是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及时提供生产与供应信息,打消消费者的恐慌情绪。从而使市场恢复到理性的供需平稳运行状态。

我们同时认为,面对一系列涉及民生的商品大幅涨价,政府还应该组织一定的财力,直接对收入最低群体进行补贴。这不但不会扰乱市场机制自然具有的平抑价格的机制,反而是政府在市场之外对市场某些不足的一种补充。这样既不致于使部分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过大,又不会损害市场体制本身。

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政府仅仅是希望通过对管制某些商品价格的方法来治理通货膨胀,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要达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无论是从理论上来看,还是从经验上来看,用价格管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最后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最近的非洲的辛巴威,通货膨胀到了70倍政府下令让所有物价全部下降,民众当然相当拥护,但实际上不仅没有遏制过高的通货膨胀,反之,物价更是快速上涨,整个国家经济也陷入萧条还有,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

再来看当前中国情况,目前政府对成品油进行严厉的价格管制,希望通过这种管制来减缓通货膨胀上涨压力,但是这样做,不仅达不到目的,反之由于对成品油价格管制而导致了油品市场的价格严重扭曲,所造成经济问题更是为大,价格上涨的压力更大如石油的国际价格从2007年初的50美元上涨到当前130美元由于国内石油价格不能根据国际油价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一方面造成国内两大石油公司(中石化与中石油)必须在严重亏损的情况下经营,而由于两大石油公司不仅是公众的上市公司,而且两大石油公司市值所占的比重较高在政府对两大石油公司的价格管制而导致两家公司严重亏损的情况下,股市投资者一定会用脚投票退出这样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从而导致整个股市的价格下跌同时,由于两大石油公司所经营石油严重亏损,这不仅会降低两大石油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造成国内油品严重短缺,增加用油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

从目前广东浙江及北京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由于石油短缺,许多运输车辆加不到油,即使能够加到一点油,也要排上很长队,花上很多的时间前几天,在北京五环边上一个加油站上见到一个货车司机,他告诉我,他已经在北京等加油两天了由于加不到油,不仅车上的货物不能够及时运到目的地,造成运输货物损坏,而且一路上增加了几倍等待加油的成本而且,由于油品的短缺,也使得一些加油站的油品以次充好,变相提高油品的价格而这些运输车辆成本的增加,也必然会把其增加的成本转稼到下游的消费价格上去这样,政府对成品油价格管制,不仅扭曲了整个市场的价格机制,制造了成品油的紧缺,增加企业运行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率,而且它也成了推高整个物价水平的重要动因还有,比如,政府对电力价格管制的结果对农产品价格管制结果都是如此

总之,市场经济的根本是什么?就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形成对企业及个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让企业个人能够根据市场的价格的变化来调整其行为如果市场的价格被管制,市场的价格扭曲,那么个人与企业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就不可能出现世界各国的历史,包括中国改革30年以来的历史都表明,个人与企业在既定的约束条件能够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让市场运作起来,这才是唯一经济发展企业效率提高之路因此,当前政府对一些行业及产品的价格管制是不利经济发展的,其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决不可低估

中国油价只涨不跌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油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

1、供求关系,市场的供求出现明显变化的时候,就会出现油价上涨或者下跌,例如:供小于求的时候,油价就会上涨;

2、原油的储存量也直接影响油价,因为原油就是汽油的本质,如果储量较少的话,那么油价也会上涨;

3、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油价;

4、政治、战争也会直接影响油价。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3-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最近肉价为啥一直跌

一、肉价为何持续走低?

事实上,导致最近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还是和猪周期有关。猪周期是一种常见的猪肉周期性经济现象。其传导路径如下: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上涨。

由于从仔猪到肥猪出栏,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就导致在猪周期规律下,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无法根据猪肉价格变化缩减产能。事实上,导致本次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就在这里。2020年前后,因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迅速上涨。当时猪肉的价格几乎上涨到20多元每斤。

由于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养猪企业以及养殖户纷纷扩大产能。但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此时,国家向市场上释放了大量储备猪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咱们感觉到猪肉价格一直在下跌的原因。

但由于当时生猪企业以及养殖户产能迅速扩大,而且当时的仔猪已经到了出栏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猪肉。可问题是,市场上对猪肉的需求短期之内又无法提高很多。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猪肉价格迅速回落。虽然去年10月份前后,国家启动了猪肉收储工作,希望可以帮助养猪企业以及养殖户渡过难关。

可市场上生猪的产能依旧很高,这也导致猪肉价格继续回落。从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来看,我们预估猪肉价格的拐点或将出现在今年5月中下旬左右,届时猪肉价格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但对如今的养猪企业以及养猪户来说,可谓说是双重承压。

一方面,疫情的不确定因素下,很多地区的疫情封控政策持续升级,部分养猪户不管是销售还是运输饲料全部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饲料价格持续上涨,这让很多人看不到希望。对如今的养猪户来说,变成了谁养的猪多,谁就亏损得更厉害的局面。那么,最近的蔬菜价格一直上涨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菜价上涨的成因

其实,菜价持续上涨还是和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有直接关系。其中,采购环节主要是针对农产品流通企业而言的。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角度来看,采购发生的物流费用是流通过程发生的起点。大宗农产品的采购作为连锁企业经营生鲜业务的重要一环, 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就目前超市采购农产品的流程来看,一般流程是“农民—批发商——供应商—超市物流采购”,通常至少需要经过4个环节,在这过程中,成本上升了很多,导致农民和消费者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这种传统的采购模式存在市场信息失灵、库存量大、资金占用多的风险,可能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疫情在主要蔬菜核心产区的蔓延,这就导致这些地区的蔬菜无法正常投放到市场上。原有市场上的蔬菜本身供给有限,新的供给又无法增加,自然拉动了蔬菜价格的上涨。而农产品的运输是借助于各种运输工具实现农产品在空间上的转移。由于农产品数量庞大,农产品运输费用在流通环节中的比重相对较大。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如保鲜期短、含水量高、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数据显示,在我国,果蔬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粮食平均损失也有14.8%,而发达国家的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仅有1%-2%。

正是由于运输损失率较高,而这部分损失最后由消费者承担,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此外油价的持续上涨,也让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不断增加。而从目前来看,各地疫情程度不同,从省到地级市到区县所出台的防疫政策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农产品流通环节严重受阻。

国内很多地区的大货车司机经常被困在路上,要么是直接劝返,还有的地区则是对大货车司机各种限制,这就让整个的蔬菜流通环节非常不顺。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叠加下,直接拉高了蔬菜价格的上涨。三、猪肉价格两极化

这里所说的猪肉价格两极化,其实更多的是指土猪肉的价格异常走高,而普通猪肉价格却长期低糜。事实上,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还是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觉得土猪肉的口感以及营养价格都比普通的猪肉要好,市场对这块肉的需求很高。

但从土猪的养殖来看,目前仍无法实现集中化、大规模化的养殖。土猪不能要求圈养,而是要以散养为主。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目前仍以农村养殖为主。而有的养殖户则是直接承包某个地区的山头,进行养殖。但即使是这样,考虑到养殖管理以及人力的情况,土猪的养殖数量依旧很低。

显然,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土猪肉的价格肯定会持续走高。考虑到疫情对人们收入的冲击,市场上对土猪肉的需求可能会降低,后续价格可能会降低。但由于土猪的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估计价格也不会下降多少。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由于猪周期的存在,导致目前市场上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短期之内其价格也难以回弹。而蔬菜的价格持续走高,还是和蔬菜流通成本不顺畅所导致的。尤其是随着油价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蔬菜的价格。

新冠疫情迫使欧盟物流崩溃,天津邢台等地6月底前淘汰国三柴油车

▎天津港:6月底前停止国三柴油车集疏港

为打好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天津将要限制高排放柴油车,6月底前天津港停止国三标准及以下柴油车集疏港。港口货场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主要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降低污染物排放。

天津市人大代表、市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主任王魁臣也表示:“将加强绿色港航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6月底前淘汰天津港集团自有国三货运车辆。”与此同时,7月1日起,全市新购置的环卫、邮政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或达到国六标准。

▎坚决取缔!邢台6月底前淘汰全部国三车

近日,河北邢台市出台《关于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经营性道路运输柴油车辆工作方案》,引导、鼓励国三车所有人主动淘汰,对到达报废期限未报废的坚决予以取缔。邢台市国三车淘汰正式开始,时间从2020年3月26日—6月15日,在这阶段内,公安部门对认定淘汰的车辆,按照相关报废要求,办理车辆报废手续。自7月1日起,国六标准即将要实施,除了国五的车型不能上牌之外,国三车型的报废大限也到来。

▎高安:暂停办理车辆购置税相关业务

2020年3月26日,高安市税务局已分居车辆购置税征收点发布通知:因系统升级,2020年3月27日下午1点至2020年3月30日暂停办理车辆购置税相关业务。新车交购置税才能上牌,但随着疫情稳定,年前下单购车的用户也趁着这个时候准备给车上牌跑车拉货去了。加上二手车也需要缴纳购置税,到时候排队人数会激增,特别是又处于车辆买较集中的高安地区,大家赶紧抓住最快的时间去上牌。

▎国际油价反弹上涨?油价依旧“5元时代”

一般来说一个月会有2次油价调整,不过由于3月第一次调整在月初,第二次是3月17日晚大跌超过8毛/升,92汽油,95汽油和0号柴油等都已经低于6元/升,进入到“5元时代”。在3月31日24时要迎来新一次的油价调整,目前经过7个工作日的统计,预计油价下跌1130元/吨,今天跌幅比昨日减少15元/吨。不过由于本次统计原油均价低于40美元/桶,目前油价没有什么下跌的空间,新一油价上涨概率不大。

▎马斯克:特斯拉尽快重开纽约超级工厂,生产呼吸机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公司将“尽可能快地”重新开放其纽约超级工厂,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生产呼吸机。医疗设备制造商美敦力公司首席执行官奥马尔·伊什拉克当天早些时候表示,其已经开始与特斯拉合作,后者很快就将开始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生产呼吸机。

▎欧盟物流濒临崩溃?边境点3小时走300米

3月24日,据媒体报道,欧盟内部跨境货物运输75%依赖公路,在各国因防疫需要恢复加强边境管控后,该物流渠道受影响尤为严重。3月21日至22日,一些过境关卡的车排起长龙,拥堵的车流长达40多公里,拥堵的时间超18小时。

3月17日,波兰与德国边境的封闭,致该处排起了长达60公里的车队。一位德国货车司机表示,他在边境处花了3小时才走了300米。周围排队的卡车还有运羊、牛等各种活体牲畜的,自己从未见过这样的拥堵车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