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大跌背后的逻辑_油价跌破天
1.《石油真相》:国际油价定价权在谁手中
2.油价降了,电动车变得更受欢迎
3.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石油真相》:国际油价定价权在谁手中
这话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的。与《石油战争》相得益彰《石油战争》的作者威廉·恩道尔在该书中文版前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此言总结了美国的强权哲学,至少是那些躲在幕后决定着美国外交和国内政策的少数精英人物的强权哲学。无独有偶,《石油真相》的作者童媛春也把基辛格的这番表态放在其著作的前言当中,并说这段上世纪70年代的名言,自其1990年涉入国际石油行业后便深刻地印入脑海。作者对这番话的思考与理解贯穿于《石油真相》当中,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悟出了一个道理:现代人类世界的核心利益构架由现行的国际政治体制所支撑,而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问题是金融问题,金融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的核心问题则历史性地选择了石油———这个被人类既恨又爱且离不开的尤物———来构建解决通道。上述问题链条纽带一旦风险失控,人类付出的代价除了金钱就是鲜血,特别是石油行业更是踩着尸骨走到今天。《石油真相》的思路与《石油战争》的逻辑似乎异曲同工,均触及了强权争霸世界的驱动力———对石油的绝对控制。不过《石油战争》一书更偏重政治、军事以及外交博弈,从国家间的折冲樽俎、刀兵相见中梳理出一条石油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脉络,而《石油真相》则从一个专业人士的视角出发,引导读者纵览石油工业发展之全貌,并聚焦于国际油价行情大涨大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令读者不再困惑于报纸上那些肤浅而泛泛的解读。解读油价需要全新的认知工具《石油真相》一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工具———“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在全方位的观察角度上,以苍鹰般的观察力对石油资源进行全角度的审视,为解读油价涨跌的真正原因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实践性、建设性的理论基础和认知工具。根据作者的归纳,石油资源六元素首先包括资源元素、生产加工元素和服务元素,构成了石油行业中传统的上游、中游、下游环节,其次还涵盖商贸、物流、金融三个元素。由于很多人将目光只投在前三个元素之上,并以为所有涉及到石油的问题都能从这三个环节找到答案,因此做出了对石油价格的片面解读和预测。而探究油价波动的真正原因,是离不开对后面三个元素的认识与分析的。把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应用于实际,就会发现导致油价大幅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在作者看来,资源元素是撬动世界的万源之本。应该看到的是,人类对于地球石油资源的认知程度还很低,虽然这种资源是有限的,但随着勘探能力、开采能力、炼油能力的提升,以及全球节能运动的兴起,石油在今后几百年甚至更远的未来中,满足人类需求应不成问题。此外,生产加工元素是石油价值实现的次基础环节(基础环节是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服务元素是石油价值达到现金实现的保证,商贸元素是套利的冲动来源,物流元素是实现价值的通道。而金融元素令石油超越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国际投机者通过博弈实现套利,可以说是皇冠上的宝石。回顾整个油价增长的历史,就可以看到实际上价格波动的因素就是金融套利因素。有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国际石油金融期货市场的虚拟交易量要比实货交易量大出8到9倍(正常范围应在3倍之内),金融套利己使价格规律脱离了原有的供给和库存关系。国际油价定价权在谁手中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所代表的资源供应国吗?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吗?手里有钱就能掌握定价权吗?答案统统不是。《石油真相》提出了“超级经济体系”这样一个概念。人们通常将美国称作超级大国(superpower),但“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在“超级经济体系”(supereconomy)的基础之上。这个超级经济体系对于油价定价的支撑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信用体制,二是支付结算体制,三是计价计量体制,四是质量管理体制,五是国际法律保护下的文化导向机制。美国在这五个方面全都处于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导致国际石油市场受美国利益驱使,并为美国利益服务。事实上,二战后美元在世界上确立起来的主导地位,特别是1973年美国和中东产油国就排他性地使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达成协议,决定了美国在石油定价权上独一无二的话语权。值得注意的是,前四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标准和一些硬性规则,逼迫没有主导权的群体或国家无奈屈从,但也很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和反对。隐藏更深、效果更好的则是席卷全球的美国文化。透过美国的消费文化,激发全球消费者参与到与石油相关的一切消费活动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美国的汽车文化,比较隐蔽的如纸尿裤和瓶装水),迫使全世界离不开石油,也就离不开与之紧密相连的美元。由此看来,学会对美国消费文化说“不”,从根本上说其他国家对争取石油定价权来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小传童媛春:笔名清华顽童。实战型国际资源学者。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0年加入美国安然公司,1995年进入美国PVM石油经纪集团,1996年后长期从事国际资源研究、管理、贸易、投资和咨询工作,现任香港联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拥有20多年的石油等资源国际业务发展和开拓经验。倡导在资源领域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建设性的理论研究。《石油真相》童媛春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油价降了,电动车变得更受欢迎
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道理。
受全球原油市场的影响,国内的成品油价也跌到了一个历史低点,按照常理推断,越是在这个时候,燃油车应该越受欢迎。但市场经济就是这么有趣,根据国内某权威网站给出的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反而在现阶段更受欢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市场加速回暖
根据网站给出的数据来看,4月份新能源汽车购车意愿增长10.4%,虽然增幅有所收窄,但对于整体乘用车市场而言,这个增速仍然是比较夸张的。
以城市来划分,排名前五的需求地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这些城市,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仍然和限牌、限行政策牢牢捆绑在一起,真正喜欢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消费用户依然归于少数。
看来新能源汽车想要凭借自身的魅力来打开市场仍需时日。
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来分析一下背后的增长逻辑,可以确定的是,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变化,让一些原本持币观望的消费者加快了买车的步伐。按照原计划,今年新能源补贴力度同比2019年会出现10%的滑坡,虽然有一部分车企选择降价来承担这笔费用,但并非长久之计,目前看来是越早入手越划算。
30万元的补贴门槛,让Model 3这样的车型也调整了自己产品售价,间接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短期成交量。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正是这样的政策,加剧了一些人持币观望的态度,部分消费者认为Model 3长续航版本未来也有可能会调整售价,逼迫特斯拉出面发声,为长续航版"保价",告诉各位长续航版不会调整售价,但参照历来特斯拉在国内的一系列操作,特斯拉的这次发声并没有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经济一穷俱穷
我们把问题说回到油价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这件事儿上。油价降低肯定是利好燃油车市场的,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结症不在于用电还是用油,而是在与限号和限行的政策上,所以即便是油价在目前这个基础上再打折,也改变不了一线城市出行刚需的现状。至于燃油车市场是否会因为油价下跌快速回暖?我也不会抱太大希望。
油价问题不能以常规商品属性价格来判断,老百姓出行用油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真正影响油价的是全球能源开采过剩,也有沙特、俄罗斯和美国页岩油博弈的问题,扯远了。也就是说,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工业用油减少,供需关系发生改变,君不见全球储油设施都饱满了,没人用……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
那么放到汽车行业,受到疫情影响,未来两个月车市必然会迎来一波小阳春,主要原因是公共交通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消费者健康出行的信任。但同样受到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收入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像编者身边很多朋友开始勒紧裤腰过日子了,保险行业倒是出现了短期的利好消息。又扯远了……
有钱的时候都有钱,燃油涨价也有底气,没钱的时候往往都是大家都没钱,即便是燃油降价也很难给车市带来利好的空间,有车一族也会控制出门消费的欲望,雪球效应难以避免。
写在最后:很多人也关心今年买车的问题,如果说你拥有比较不错的抗风险能力的话(债务少、现金多)今年5-7月份将会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买车时机,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都会出现可观的优惠举措。不建议贷款买车,近两年利率可能会出现波动,而且你暂时窝在手里的钱很难获得比较不错的回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沙特和俄罗斯的能源部长在G20峰会期间,进行石油减产谈判会议,但是和3月初的谈判一样,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减产协议。沙特和俄罗斯都将坚持自己的增产计划,沙特同时将继续自己低于25美元每桶的销售价格不变。
由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都不打算在石油价格战中退让,美国原油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原油需求继续保持当前的低位,而沙特和俄罗斯等国依然增产,那么三个月内,全球原油将无处可储存,势必将下跌,尽管国际原油市场乱象横飞,但对于中方而言,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中方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在当今油价暴跌之际多进口国际原油,不仅能省去极大的一笔成本,而且还可顺带做好战略石油储备。目前,受谈判破裂影响,国际油价再次暴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